首页

女王调奴

时间:2025-05-24 06:28:44 作者:重庆一大学生体育课后坠入化粪池遇难,官方通报 浏览量:58491

  中新社北京7月24日电 题:妄将闽南语变“台湾台语” 民进党“正名”闹剧屡战屡败

 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

  近日,台当局教育事务主管部门为配合“绿委”提议,拟将一场语言能力认证考试名称中的“闽南语”更改为“台湾台语”,被舆论指民进党当局所谓“正名”闹剧再度上演。只是其企图以文化“去中”来迎合薄弱“独”派力量,料结局如从前一样,折腾一圈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
  民进党上台以来处心积虑操弄“去中国化”,这次又将主意打在方言名称上,但改变不了“台语”就是闽南语的事实。无论是闽南语还是客家话,均随大陆先民的迁徙而在台湾落地生根,是两岸血脉相连、共同传承的文化基因。闽南语从千年前的中原语言演变而来,古时由福建先民带到台湾;苗栗、新竹等地民众讲的客家话,则从广东传到台湾。乡音响起,彼此会意,共鸣之情由此回荡。两岸方言本就同出一脉,何来“正名”之说?

  细看发起于陈水扁“执政”时期的所谓“正名”运动,常常屡战屡败。不少台湾企业、高校名称中带有“中华”“中国”等词语,已沿用数十年,近年令鼓吹“台湾主体意识”的民进党当局感到格外刺目,陆续将“中华邮政”“中国文化大学”等列入“正名”范围,然而浪费公帑折腾一番,往往以失败告终。

  最近一次成为舆论焦点,则是新冠疫情期间。民进党当局企图在老牌航空公司华航的机身标识上突出“台湾意象”,大费周章后,时任台当局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亲口证实改装货机“飞不出去”,为这场闹剧画下句点。再如东京奥运会举行前,岛内“独派”分子妄想大搞“奥运正名”,招致国际奥委会发函警示,险些影响运动员出征。

  类似拙劣把戏连连上演,惹得台湾民众厌恶反感。有学者对中新社表示,执政当局“为改而改”,是意识形态的滥用。而其带来的危害正在逐渐显现,台湾教育界人士评价,“闽南语”更改闹剧或是民进党在文化教育领域启动新一轮“正名”运动的起手式。

  从修改课纲致课本中文言文被狂砍四分之三,学生不知“廉耻”“大禹治水”,再到所谓“大陆用语”的纠正,令观察家们忧心,民进党当局不断操弄“去中”,将造成年轻人对中华文化认知的断裂;其竭力推升所谓“台湾本土意识”,或将加速台湾社会走向对立、撕裂。

  只是,恐怕民进党当局越是处心积虑地“正名”,越发现两岸的紧密相连、不可分割。正如国台办发言人24日回应,无论他们怎么折腾,都磨灭不了台湾社会的中华文化印记,淡化不了台湾同胞的中华民族意识。(完) 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福建八闽大地传统武术亮相香港“武林盛舞嘉年华”

同心支行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定点帮扶优势,充分发挥党建助推作用,以党建统领定点帮扶工作。支行党支部积极联动总行部门、宁夏区分行、支行营业部等四级党组织,与同心县、王团镇、北村三级党组织协同开展以“党员联学、组织联建、资源联享、服务联抓、发展联促”为内容的“五联”结对共建工作。

政治综艺秀?台新一届立法机构首次会议就开打

的确,一般的托儿所最小的进门年龄也要两三岁,小月龄宝宝“无处可托”,成为摆在许多双职工家庭面前的一道难题。杭州是人才流入型城市。2岁以下“小月龄托”成为不少婴幼儿家庭从“产假后”到“学龄前”的刚需服务。

中新教育丨开学第一天 广州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花样开班

雄安12月5日电 (赵丹媚 韩冰)第17届中国城市建设投融资论坛5日在雄安开幕,论坛主题为“共建生态 共谋发展”,旨在助力新型城镇化和城投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
乌克兰前第一副外长:中方倡议对解决乌克兰危机十分重要

在10日进行的季后赛首轮第一回合前两场比赛中,浙江广厦队(浙江东阳光药队)以107比97战胜山西队,深圳队以106比102力克北京控股队,两支主场作战的球队率先赢得先机。

十余载献策“科技+” 安徽省政府参事江海河建言赋能科创链

“事实是,我认为我是最有资格竞选总统的人。我打败过他一次,还会再打败他一次。”拜登随后罗列任内所取得的立法成绩和经济数据,回应上述提问。他说,“如果我慢下来,不能完成工作了,这是我不该做这件事(竞选)的信号。但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这一点,没有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